来源:天津百信医院点击电话咨询
"没有王主任,我的右脚就只剩一个脚后跟"
在天津百信医院内科糖尿病足诊疗中心的病房里,51岁的张先生(化名)缓缓抬起右脚,指着几乎完整保留的脚掌,眼中闪着泪光。这是一只曾经被多家医院判定“只能保留到脚后跟”的脚,如今却在王鹏华教授团队的精湛医术下得以保全。
辗转求医:从绝望到希望
作为一名糖尿病多年且接受过肾移植的患者,张先生的求医路格外艰辛。他的左脚曾因糖尿病足问题,经王鹏华教授治疗后恢复良好。然而命运又给了他一记重击——右脚大脚趾因未被察觉的骨折,迅速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足。
“我去了天津、北京好几家知名三甲医院,得到的治疗方案都是需要截掉整个脚掌。”张先生回忆道,“这意味着我的右脚将只剩下脚后跟,未来的生活质量难以想象。”
巨大挑战:当糖尿病足遇上肾移植
面对张先生复杂的病情,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王鹏华教授也感到了压力。
“这是一例极具挑战性的病例。”王教授解释说,“患者不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足,更关键的是他接受过肾移植,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和激素类药物。”
这种用药背景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,伤口愈合能力远低于常人,手术风险成倍增加。任何一个微小的感染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,这也是其他医院建议采取更激进手术方案的重要原因。
厘米级的取舍:小代价换来大保全
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,王鹏华教授制定了一个让其他医生惊讶的治疗方案:只切除右脚大拇指的上半截,通过精准的病灶清除和创面修复,保全整个脚部功能。
“我们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决策,是基于对糖尿病足病理机制的深刻理解和万例手术经验的积累。”王教授表示。
医者仁心:
站在患者未来生活质量的角度思考
“王主任是从心里为我们患者着想。”张先生动情地说,“他考虑的不只是治好眼前的病,更是我未来的生活质量。”
保留脚掌意味着患者术后能够自主行走,保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如果按照那些外院原来的截肢方案,患者将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行走,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。
“作为医生,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治病,更要为患者守护生活的尊严。”王鹏华教授的这句话,道出了他从医25年的初心。

万例经验的重量:让不可能成为可能
这台手术的成功,背后是王鹏华教授25年糖尿病足诊疗经验、超万例手术案例的积累。
在面对张先生这样特殊的病例时,这些经验显得尤为珍贵:
√对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手术时机的精准把握
√对抗排异药物与伤口愈合关系的深刻理解
√对糖尿病足手术边界判定的独到见解
√对复杂创面修复技术的娴熟掌握
“每个成功的病例,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实践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的。”王教授谦逊地表示。
重获新生:从病床到新生活的起点
术后,张先生的恢复情况超出预期。原本被判“死刑”的右脚不仅得以保全,功能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。
这个病例不仅挽救了一位患者的脚,更挽救了一个人对生活的信心。在天津百信医院内科糖尿病足诊疗中心,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,而每个故事背后,都是医者仁心与技术实力的完美结合。

